hongkongmart1@gmail.com

漫談如果專家不夠專該怎辦?​

2015年07月10日 14:25 ttsrkkk   先說書畫鑒定專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部門會發出專家牌照或證件,現在的所謂專家都是自稱或自封或別人對某人客氣稱號,結果,專家幾乎都無處不在,都在充當權威專家。問題來了,誰是真專家,誰是不學無術的假專家,誰是不夠專的專家,各路專家水準不一,那只能靠權威性來維持專家銜頭。一眼假的書畫當然沒問題,這些專家如果碰到看不懂的書畫,他們絕對不會如實說看不懂,需要另請教高手。否則,太老實恐怕鑒定專家銜頭不保,如身在大機構任職,或許職位不保。最能自保的方法就是把看不懂的說成是贗品就好了,這較為保險。至幹假在那裡,如何假法都不需交代。有一笑話戲譃那些所謂專家。說市面上齊白石的畫95%是假的,故如遇到鑒定齊白石的畫可以連看也不用看就說是假畫好了,其命中率已經是95%,這是非常高的凖確度了,不是權威專家怎會有高逹95%的凖確度? 上述鑒定亂象現象在書畫界是極為普遍。   就拿《功甫帖》真偽的爭議作例子。一方是上海博物館三位研究員,另一方是國際知名的大拍賣公司鑒定專家,都是市場所稱的“權威鑒定專家”,但對同一張《功甫帖》持相反結論。如果說學術水準,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所稱的“權威鑒定專家們”其學術知識差距差竟然是南轅北轍。一方說“開門假”,另一方卻堅稱是真跡。筆者看這其實是學術與商業利益的碰撞,雙方都沒有退路,也不能退。誰退了,“權威鑒定專家”銜頭不保、表示職位或許不保、不能再在書畫界立足、公司商譽嚴重受損等等,都輸不起。就連買家劉益謙也沒退路,如承認是贗品說明他眼光差勁,市場會貭疑他以前還買了多少件贗品。拍賣公司也不讓他退,如萬一劉益謙他真要退,一定會有第三者出現願意出同樣價格承接。 啟功是大家公認具真材實料和真正有權威的書畫鑒定家之一。   他說過從事書畫鑒定工作的人必須能先看懂二萬幅畫。如按啟功的要求標準,試問當下有那位書畫鑒定家能逹到此標準?從事研究書畫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有恒心、肯花精力去進行研究,但客觀環境無法配合,實際上根本沒有這麼多畫作或有關資料供你去進行研究。我們所稱的一般書畫鑒定專家都是目鑒,而毎個專家亦只能慿有限度的資料去鑒定書畫,由於水準各異,書畫界混亂現象因此而產生。中國的書畫歷史悠久,畫家眾多,各有特色及其藝術風格,流傳下來作品數量龐大。單齊白石一個畫家便有三萬多幅畫作。所稱的專家只是對某畫家某段時期有較深入及專門研究而已,所以遇到看不懂的畫作機會必定會發生,世上沒有全能的專家,看不懂就看不懂,這是很正常,一點也不羞恥。問題是學術研究是要探求真理,不要不懂裝懂。 真當假時假當真 齊白石書畫研究學者杜鋒:由於齊白石的工筆劃成就被寫意畫所掩,因此齊白石藝術研究者大多注重研究他在寫意畫所取得的成就,對於他寫實的工筆草蟲所取得的成就研究相對較少。齊白石四十後喜畫花鳥魚蟲.”說明齊白石40歲以後畫工筆草蟲用功甚多。據說他當時畫的蝗蟲,擲在地上,可以引來群雞競趨撲啄,可見極為逼真傳神。   齊白石在京成名後,由於求畫者眾,在條件上已沒太多時間畫費時費力的工筆劃了,此外力作和精品也少,加上年齢漸高,基本上他的作品都屬寫意畫和應酬之作。一般從事齊白石藝術研究者在這局限環境下,能看到的都是齊白石的寫意畫和應酬之作,以為齊白石的畫就是這個風格,鑒定齊白石的畫也就以此作為標準。遇到了齊白石的力作或精品畫,因少見或未曾見過,除感覺陌生外更會斷定是假畫。正如楊琪教授說看多看慣了,把真蝦也當作是假蝦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琪教授:他看齊白石的蝦看多了,看到照片拍出來的真蝦還以為是假蝦。 上述兩位學者指出了那些專家不夠專的現象。按比例,齊白石一生畫工筆草蟲作品實屬極少數量,精品更罕見。北京畫院美術館集結了9家藝術機構收藏亦只有200多幅草蟲畫作。也難怪那些不夠專的專家,他們根本沒太多機會接觸到和看得到齊白石的工筆草蟲作品。 專家不及藏家藏家不及行家 下列是詩人艾青記録的一則真實故事,大家都看過。 艾青喜歡齊收藏齊白石的畫。有一年,他在上海朵雲軒買得齊白石的一幅畫,艾青將畫拿給畫家許麟廬看,許覺得是贗品。艾青不服,便拉了許麟廬給齊白石鑒定。白石老人看過畫,帶了幾許的自豪說:“這樣的畫,人家畫不出來的。”這個事例說明了一個事實,許麟廬是齊白石入室弟子,跟隨齊白石左右習畫多年竟然也認不出師父的畫。當今有鑒畫專家看不懂和認不出齊白石的畫也就不足為奇,這是有些專家不夠專,學藝不精。但如果這類專家因種種原因自以為是,固執地堅持己見,就會造成亂象。這故事另一個啟示是如果當時齊白石不是健在,在無從判定真偽的僵持局面情況下,艾青是詩人,而許麟廬是齊的弟子兼畫家,理所當然大家都會相信許麟廬,肯定都由他說了算,認定該畫是贗品。 許麟廬應該是齊白石書畫的專家。事實上,艾青比許麟廬更懂齊白石的畫。艾青是詩人,但他是齊白石書畫藏家,朵雲軒是售畫行家。這就應驗了行內說法:專家不及藏家藏家不及行家。

漫談如果專家不夠專該怎辦?​ Read More »

Artprice全球藝術市場大揭底:市場極度饑餓​

2014年08月08日 07:25 Artprice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統計和追蹤藝術品價格及銷售資料的法國公司。近日,其最新資料統計結果顯示,在過去六個月中,公開拍賣的藝術作品成交額達到71.5億美元(52.2億歐元),突破了70億大關!相比2013年同期的61.1億美元,全球藝術拍賣市場上半年同期增長了17%。 “藝術市場極度饑餓。”Artprice總裁蒂埃裡•埃爾曼(Thierry Ehrmann)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我們的藏家從戰後的50萬人激增到現在的將近7000萬人,這些‘藝術消費者’中不僅有專業收藏家,也包括了全球的藝術愛好者。” 埃爾曼還表示,全球各地的美術館和藝術中心——不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都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這一現象在亞太地區尤為突出,而南美和中東地區相比之下略輸一籌。   不管對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及基金經理而言,儘管遭遇金融動盪,藝術品仍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市場在不斷的成熟和流暢,10萬歐元以上的作品的年收益率都在10%到15%之間。”   在2014年上半年,美國藝術品銷售額以23.8億美元榮登榜首,比去年同期增長28%,並佔據全球總交易額的三分之一。 在一度四年位居榜首之後,2014年上半年中國下滑至第二位,藝術品銷售額為19.7億美元,同比增長6.9%,占全球份額的27.7%。   英國在藝術品交易中分得四分之一的份額,銷售量為18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5%。   法國位元列第四,2.84億美元的交易占市場份額的3.9%。   宏觀上看,國際藝術品市場日益聚焦美國、中國及英國,這三個國家的交易總額達到了國際藝術品銷售的86%。   總而言之,隨著“博物館行業”的壯大以及藝術品消費及投資的增加與推動,藝術市場目前的發展狀況還是“十分健康”的

Artprice全球藝術市場大揭底:市場極度饑餓​ Read More »

春拍過後的藝術品市場將往何處去

2014年08月13日 07:51 2014春拍已到尾聲,各家拍賣公司也都完成了今年的第一次集體亮相,無論是從成交金額來看還是從成交率來觀察,今年的春拍都可謂最近幾年來最平穩的一次。雖然從單個專場的情況來看產生了一些小高潮,但整體來看,整個市場行情依然是波瀾不驚。筆者諮詢幾大拍賣行市場負責人對於今年春拍市場表現的評價,聽到最多的幾個詞就是平穩、調整、符合預期。   如上所言,今年的市場表現在數字上確實激不起人們過多的興趣,但是拋開單純金融市場式的分析思路,換一個角度,嘗試從藝術市場的角度觀察藝術,又是另有一番景象,我們會感到關鍵字變成了分化、成熟、細化和發展。這其中的滋味是值得我們細細品鑒一番的。同時,深度通過對現階段的藝術市場的表現進行分析整理,力求展現未來藝術市場的發展方向。 分化:處於不同階梯,價格相差甚遠   由於市場的快速發展,許多名人大家的藝術作品已經被頂到天價,在今年春拍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名人大家的作品遭遇了流拍。細細觀察可以發現,流標大致有這樣幾個原因: 首先,藝術品等級分化現象進一步明顯。從總體來看,名人大家的精品作品在市場上依然有不錯的行情,甚至還能一路走高,但藝術價值一般的作品表現就顯得並不那麼盡如人意。其次,許多名人大家的作品已經被炒得很高,曾經的火熱場面讓賣家對名人大家的作品產生了很高的心理預期。但這種心理預期未必符合今年的市場行情,而賣家卻不願意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調整預期,誰也不願意賠錢交易。此外,名人大家的作品也不都是精品,也會分三六九等,精品的價格和普通作品的價格會相差甚遠。 另外,北京國際匡時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曉東指出,現在市場上的主力買家大多已經擁有名人大家的作品了,他們不太會再去繼續購買一些類似的作品,所以這類藝術家的作品也會進行分化,未來的價格一定會和其他作品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成熟:增質減量 中國拍賣行業雖然已經發展了20多年,但一直給人們留下的是粗獷式發展的印象,這個印象在2011年以後更是反復地被人們提起。根據謝曉東的分析,之所以給人們留下這樣的印象,主要是由於中國內地拍賣行運作路線沒有達到精中選優。中國內地各大拍賣行每年至少要推出2000到3000件拍品,這樣數量龐大的拍品中,其實精品的水準和數量是要超過國際上的大拍賣行的,但問題在於低水準的藝術品也混雜在其中,高水準和低水準參差不齊,買家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鑒賞水準,在這樣的市場中很難適應。 從這個角度出發,內地拍賣企業提出了增質減量的路線。根據拍賣行從業人士反映,一些水準不高的藝術作品在前一輪市場突飛猛進的時候尚可以賣出一個不錯的價格,但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應有的表現。真正的成熟市場應該讓每件東西回歸到它原有的價值標準上去,讓真正的精品供不應求,而拍賣行要擔當起自己在市場中的職責,在選擇拍品的時候注重品質。如果做到精中選優,無論是從短期看還是從長期看,對於拍賣行都是有利的。 細化:精細化運作和多管道發展 所謂精細化運作,是指拍賣行在藝術品類上進行了更加細緻的劃分。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因為拍賣公司認識到之前的靠規模取勝的思路是沒法延續的,那麼就要精耕細作。另外,謝曉東認為,今後需要著重推出私人收藏、名家舊藏和策劃專場。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這種專場的拍品容易形成系統,會吸引對於專門品類有需求的買家。   另外,策劃專場在今年的藝術品市場上也是一個不錯的亮點。雖然運作起來需要強大的學術支援,但不失為拍賣行將來努力發展的方向。   除了精細化運作,多管道發展也是拍賣行繼續努力的方向。海外發展成型的大型拍賣行往往每年的拍賣都會涉及幾十個品類,而中國內地拍賣行大多專注於書畫、瓷器、當代幾個品類,對抗風險的能力自然就弱了。對於一些專門做特色拍賣的企業,專攻於一點,也是一條不錯的發展道路。   發展:藝術市場和藝術史都在一路向前 本輪調整期已經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先認識到本輪調整期究竟為藝術市場帶來了怎樣的變化。目前的藝術市場相比於上一次的瘋狂時期,投資和投機的買家雖然依然存在,但數量減少了,代之而來的是更多的收藏家的入場。 另外,現在處於藝術市場中的人們更注重藝術品的藝術屬性。藝術品市場中的人們必須認識到藝術品市場是基於興趣、愛好和文化認同而存在的。只有因為喜歡,為了藝術、文化和精神內涵去收藏藝術品,才能算得上是藝術市場的本源和初心。   藝術市場是隨著藝術史一路發展的,它需要隨著時間不停地向前發展,藝術市場也應該如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未來的藝術市場中的人們就應該認識到把更多的新人引進場,把更多新鮮的藝術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基於今年春拍的市場表現,處於調整期的藝術品市場向藝術品持有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是現在變現還是繼續持有?   對於這個問題,謝曉東表示,藝術品市場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輪回式的發展模式,而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現在的藝術品市場是一個沒有“漏”的市場,因為資訊公開透明程度很高,專業藏家的鑒賞水準都在發展。所以未來的藝術品市場一定是一個能夠讓每一件作品找到它合適位置的市場。對於精品藝術品,我們不需要為市場鑒賞能力而擔心,而一般的藝術品,也一定會回歸到一個合適的價格平臺上去。有些人期待下次藝術品市場牛市的到來可以讓所有的藝術品快速回歸到原來的價格高度上去是不現實的。在市場表現不好的環境中現金為王,所以把一些並不是特別重要的藏品以一個相對合適的價格出手獲得現金,然後把精力集中在精品藝術品上是一個不錯的思路。畢竟隨著市場鑒賞能力的提高和價值中樞的確立,精品是會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 《收藏投資導刊》

春拍過後的藝術品市場將往何處去 Read More »

藝術拍賣競價有訣竅

2014年12月13日08:43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和藝術鑒賞水準的提高,涉足藝術品拍賣的人越來越多。對此,競拍者如何在拍場上買到自己心儀的拍品也是大有講究,特別是近期有關部門提高了徵收個人所得稅及買方傭金的比例,增加了競投者的購買成本。所以,買家調整策略至關重要。根據筆者經驗,買家在競投時務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買賣要有取捨 世界著名文物藝術品經紀人、倫敦古董商埃斯肯納茲曾說過:「不用買多,但要買好」,這是他感悟出來的「古玩經」。在埃斯肯納茲先生看來,中國文物藝術品就像一座大花園,雖然精彩紛呈,風光無限,但真正的賞花人要懂得取捨。埃斯肯納茲先生說:「沒有必要買所有的鮮花,只需將最美的收入囊中。當然,有時也要問一下園丁。 」確實,藝術精品有著獨特魅力,是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的,藏家擁有它,往往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從投資角度看,未來藝術市場只要有行情,精品漲10倍,一般作品只能漲1倍或不到,兩者的差距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買家見什麼都想買,對買家資金無疑也是一個考驗。   競投設定金額 拍賣場上面林林總總的拍品「誘惑」很多,買家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競拍的價格往往會失控,這顯然要大大提高收藏投資的成本。另外,拍賣場上的緊張氣氛也容易引導買家做出不理智的競投行為,這方面的事例很多,有時一件拍品,行家估價最多能拍到5千元,但是到了拍賣場上,買家之間有時為了面子或是鬥富,互不相讓,也許最後會將此拍品價格抬到5萬元。因此,設定競投的最高價格,有利於控制藝術品投資風險。 競投講究方法 據筆者觀察,買家的競叫方法大有講究,一般有漸進法、跳躍法、混合法3種。   漸進法   漸進法是指拍賣行規定一口競叫的階梯價。買家採用漸進法可以步步為營,風險相對比較小。如2001年上海敬華拍賣會上,陶冷月的《富貴群芳》估價1.8—2萬元,從1.4萬元起拍,結果各路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後在7.5萬元的價位上一槌定音,若是加上傭金合計8.25萬元。儘管成交價遠遠高於估價,但還是物有所值。畢竟拍場上競叫的買家較多,多數買家競價時不超過合理價決不放棄。需要指出的是:拍賣場上經常會出現一口叫至起拍價就一槌定音的現象,成交價一般會低於估價,這對買家來說,採用漸進叫法最為合算,可以節省購買的費用。如多年前某拍賣會上,一件張大千的《行書七言對聯》估價2—2.5萬元,起拍價為1.8萬元,有一買家叫至1.8萬元後就沒有人應叫。顯然成交價要低於估價。不過,漸進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場面上只有2人互相較勁爭奪時,買家很容易被這種特殊的氣氛所感染,同時也激起了對手的競爭欲望。有的買家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以重金壓倒對方,從而加劇了市場風險。   跳躍法   跳躍法是買家一口競叫,便高於拍賣行約定的一口競價階梯。比如北京翰海規定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從1600萬元起拍價至2500萬元之間,競叫的階梯為50萬元。也就是說,若買家採用跳躍方式,必須高於50萬元。記得在2001年上海敬華拍賣會上,有一件陳佩秋的《翠峰古寺》(70×65cm),從6萬元起拍,加價幅度2000元,拍賣師話音剛落,海外一買家一口叫至10萬元,在場的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出價給震住了,作品最後被該海外買家以10萬元買走。這種叫法可以顯示買家財大氣粗和志在必得的魄力,同時可以封殺諸多買家的競爭,從而乾淨俐落地競得自己喜愛的拍品。跳躍法的不足是:買家若把握不當,會有較大的風險,如一件拍品起拍價為1萬元,實際市場價為1.5萬元,如果你跳至1.5萬元以上競叫,顯然就會加劇市場風險。   混合法   混合法是指漸進和跳躍法交叉使用。如2004年上海崇源春拍賣會上,競投20片甲骨文的2位買家就是採用混合叫法,拍賣師從580萬元起拍,規則是1000萬元以下每50萬元為一個叫價階梯;1000萬元以上,100萬元為一個叫價階梯。當拍賣師話音剛落,286號買家跳叫至800萬元,隨後217號買家參與競爭,雙方一步一個臺階咬得很緊,當價格漲到2000萬元時,217號突然報出2500萬元,顯然該買家急於想擺脫對手,這時場內觀者鼓掌叫好,可是286號卻不願放棄,繼續緊逼。結果,當217號叫至4800萬元時,286號終於退出了競爭,若是加10%的傭金,實際成交價應為5280萬元。縱觀217號的競投,就是採用漸進法和跳躍法交叉使用,一旦漸進法不靈,就採用跳躍法;跳躍法不行,再用漸進法,從而逼著對手退出競爭。       總之,3種叫法各有利弊,但是不管哪種叫法,買家都要在競投之前設定好競叫的最高價,特別是眼下傭金提高後,買家務必要控制好購買的成本,切莫被拍賣場上緊張刺激的氛圍所左右,這樣才能在拍賣過程中做到遊刃有餘。

藝術拍賣競價有訣竅 Read More »

藏友會活動

31-07-2013 成立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本論壇在《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論題發表後,前後收到三位齊白石和徐悲鴻兩位大師級作品藏友來郵,提議由本論壇牽頭,組織一些活動作為平臺,讓齊白石和徐悲鴻作品藏友大家能見面,對兩位大師作品藝術方面及學術層面互相切磋、交流意見、各抒己見等。   經研究後,本網站同意組織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會員資格: 本論壇全球各地註冊會員。 國畫藏友會必須是國畫收藏者。如果你收藏有一幅下列畫家作品, 例如:齊白石 徐悲鴻 張大千 李可染 傅抱石等等,本會歡迎您加入成為會員。   服務: 定期透過電郵向會員發放中國國畫市場信息、最新動態等。 國畫鑑定。由專家提供專業查詢服務。   活動: 由藏友會員提供舉辦上述畫家真跡畫展。 會員聚會。會員自攜藏品相片現場投影共同分享,亦可現場解談或評論等。每次聚會本會亦會邀請專家現場演講,每次選擇不同題材。 會員亦可發表演説,相互交流收藏經驗和心得。   舉辦地點: 主要在香港或內地城市。   申請辦法: 請申請人發電郵到service@hongkong-mart.com 向秘書 Miss Yoyo Yiu 索取申請表格。 如有問題也可向秘書Miss Yoyo Yiu 查詢。   Hongkong-mart.com/forum 香港國際論壇 31-07-2013 有朋自遠方來 06-11-2014 本月廿五日本會有一藏友由日本訪港,期望與在香港的藏友會面交流。此行除他夫人外另有三名同好朋友同行, 行,並帶來三幅他本人珍藏國畫供在香港的藏友欣賞,以畫會友。 屆時有興趣出席的會員朋友請與我聯絡,人數先定五位。     會長鄧寧 06-11-2014

藏友會活動 Read More »